9月30日下午,《“十五五”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规划》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召开。会议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主持,交通运输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主办,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商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大计。中国科学院院士、3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3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联席主任李术才、王复明出席了现场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郑健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严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杜修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何川等交通运输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指导委员会成员以线上形式出席了会议,交通运输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40余名代表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了会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在地下工程、隧道岩土、道路桥梁、智能交通与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科研积累。他表示,学校愿与交通运输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深化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贡献矿大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的前沿问题和关键任务。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科技创新发展处赵晓辉系统介绍了《“十五五”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背景、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与主要目标。《规划》明确提出,要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聚焦智慧交通、绿色安全、智慧物流等关键领域,布局一批前沿技术与重大科研项目,构建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会议最后,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徐文强司长作总结发言,对各位院士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他强调,编制好“十五五”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规划,对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认真研究吸纳会议成果,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科技事业迈上新台阶。
供稿:李益芝
编辑、审定:综合办